以冯白驹同志为代表的琼崖共产党人,带领琼崖人民坚持孤岛奋战,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
冯白驹:铁骨铮铮擎琼崖抗战大旗

冯白驹雕像。记者 王才丰摄
冯白驹,一个在琼崖革命历史长卷中闪闪发亮的名字。
他,曾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以冯白驹同志为代表的琼崖共产党人,用非凡的坚毅与智慧,带领琼崖人民坚持孤岛奋战,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的长泰村,是冯白驹的故乡,村里的冯白驹故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探访。
冯白驹的堂侄冯尔动是故居的守护者,今年是他担任冯白驹故居义务讲解员的第41个年头,他有一本写了长达十几年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载着冯白驹的事迹。“抗战是很艰苦的,冯白驹还被捕过,为了抗日,他不怕。”在冯白驹故居里,记者随着冯尔动的讲述,推开了琼崖抗战的历史之门……
不惧被捕
舍命构筑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物产资源丰富,日军觊觎琼崖已久。早在19世纪末,日本当局就叫嚣要将海南作为“南进”基地。尤其是在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琼崖形势危急。
外敌当前,中共琼崖特委力邀国民党琼崖当局合作抗日,可对方毫无诚意,甚至企图趁机吃掉琼崖红军。历经三轮谈判,合作抗日毫无进展。1937年秋天,为及时掌握海口谈判的情况,时任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携妻子曾惠予迁驻琼山县塔市乡(今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委会),竟遭国民党琼崖当局逮捕,对方妄图以此为筹码施压,迫使琼崖特委妥协退让。
“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冯白驹始终不为所动,不顾个人安危带领狱中秘密党支部开展斗争。”冯尔动说。曾惠予也曾在《忆白驹》一文中回忆,当时她十分担心冯白驹的安全,天天去探监,冯白驹却安慰和鼓励她说:“我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要对革命有利,能够唤起民众抗日热情,我牺牲也是光荣的。”
后来,经周恩来、叶剑英反复交涉及群众抗议,蒋介石被迫于当年12月下令无条件释放冯白驹。冯白驹出狱后,重开谈判,国共双方最终达成合作抗日协议。
于是,便有了2025-08-04“云龙改编”这一载入史册的时刻——在琼山县云龙墟(今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六月婆庙前,300多名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列队肃立,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与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的手紧紧相握,宣布琼崖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琼崖抗日独立队),由冯白驹任独立队队长,独立队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保持独立自主。这标志着琼崖地区国共合作、共御外敌的抗日局面正式形成。
当天,冯白驹代表琼崖抗日独立队全体指战员,发表了充满抗日激情的讲话,“决不辜负琼岛同胞的期望和重托,誓死抗日,保卫琼崖!”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敲锣打鼓庆贺,现场一片欢腾,口号声、掌声久久回荡在云龙墟上空。
孤岛奋战
英勇负重擎起大旗
为做好抗日准备,冯白驹率琼崖抗日独立队在云龙墟紧锣密鼓地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2025-08-04凌晨,日军从海口西北角琼山县天尾港约2公里长的海岸强行登陆。当日上午,海口、府城沦陷,日军铁蹄未停,继续进犯。
“潭口渡口就在我们云龙墟,是当时日军要经过的地方。冯白驹不怕日军人数众多和飞机炮火,立马下令,派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一中队阻击,有效赢得了时间,拖延了日军东进的时机!”讲起潭口渡口阻击战,冯尔动感到高兴,“这一战提升了琼崖抗日独立队的威望,也增强了琼崖人民的抗日信心!”
潭口渡口阻击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抗日第一枪,影响深远。时至1939年3月,琼崖抗日独立队从最初的300多人迅速发展到1000多人。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历程中,琼崖抗日独立队不断壮大,几经扩编,始终是琼崖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初期,琼崖国共合作还比较顺利。随着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琼崖国民党当局采取政治诱降政策,策动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逆流。国民党顽固派接二连三制造反共惨案,围攻琼崖特委的抗日根据地,使得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急剧破裂。1941年,琼崖国民党派兵向琼文抗日根据地进犯,琼崖特委的电台被破坏。此后五年间,琼崖特委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陷入了孤悬海外的状态,琼崖抗日军民面临的困难更加艰巨。
尤其在1942年至1943年,正是琼崖抗战最艰苦的阶段,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蚕食”和“扫荡”,向琼崖抗日根据地发起全面进攻。
在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中,冯白驹勇于担当,带领琼崖抗战军民,灵活运用抗日游击战术,粉碎了日军妄图通过大“蚕食”、大“扫荡”来消灭琼崖抗日武装的阴谋,同时也使得琼崖抗战军队发展、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
凝心聚力
团结琼崖华侨黎苗同胞抗战
在冯白驹故居的院子里,有“华侨支战”和“黎苗支战”等雕像。
“‘华侨支战’体现的是琼崖华侨支援琼崖抗战的情况。”冯尔动介绍道,“当时冯白驹专门向海外侨胞致函,请求援助琼崖抗日。这在侨胞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大家纷纷解囊,捐款捐物,在所不惜。”
据当时从海外回国参加抗战的陈青山回忆,当时海外华侨中流传着许多冯白驹在海南坚持武装斗争的动人故事,在他心中,冯白驹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1941年,陈青山回国抗日,被广东省委安排到海南。“和我一块来海南的有二十多位同志,他对这些海外赤子不但不见外,而且加倍关心,还根据各人的特点、才能适当安排工作,对好些同志都委以重任。”陈青山在《回忆冯白驹同志》一文中感佩,“冯白驹同志关心干部,爱护干部,信任干部,博得了广大干部对他的信任、尊重和热爱。”
“‘黎苗支战’则是共产党带领黎苗同胞抗战的写照。”冯尔动解释道,这不得不提到1943年在黎族领袖王国兴等人的领导下,黎苗同胞发动的白沙起义。白沙起义后,琼崖特委抓住时机,建立了白沙抗日根据地,黎苗同胞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自觉争取民族解放的新篇章。
今年已七十岁的冯尔动,头发斑白,但声音依旧洪亮。在向记者讲述冯白驹的抗日往事时,他也不忘向其他访客答疑解惑。虽然冯尔动已于2016年从讲解员岗位退休,“讲解”已然成为习惯,他的家距离冯白驹故居仅有几百米,“有人来故居参观,一打电话我就到。”冯尔动诚挚地说,儿子冯所盛和侄子冯所孙也接过了故居讲解的“接力棒”,“我们还需继续努力,让更多人知道冯白驹将军的英雄事迹,把琼崖革命精神好好传承下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